首页 > 遴选备考 > 备考经验 > 备考详情

如何挖掘哲理故事中的道理_遴选备考经验

2023

12/21

09:50

来源

华图教育

在遴选面试中,有时考官会以哲理故事来考察考生的思维发散和逻辑分析等能力,但此类题目作答过程中,大部分的考生作答往往出现思维局限,很难从题目信息中得出多个道理的问题。下面华图教育就带小伙伴们看一看如何挖掘哲理故事中的道理。

扫码进群联系客服,获取各地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3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鱼跃系统班

讲练结合+碎片化学习,遴选备考心中有数!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鲸鱼经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行,从深海到海湾,再从海湾到浅滩,但很多鲸鱼在浅滩困住了自己的身躯,附近的渔民们很疑惑。后来海洋生物学家给出了答案,因为鲸鱼喜欢吃沙丁鱼,一看到沙丁鱼就会疯狂的进行追逐,一直追到浅滩上面并深陷其中,再也没法动弹,最后面临死亡。请谈谈启示。我们以上述题目为例,和大家分享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帮助大家发散思维,从题目信息中挖掘道理。

1.因果分析。

哲理故事的结尾往往是主体的结果,而结果的好坏则和起因过程密切相关,是什么原因导致结果,这个原因就是我们得到的道理。以上述题目为例,在文中可以看到很多鲸鱼的结果是搁浅死亡,我们可以思考是什么导致鲸鱼搁浅,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看到鲸鱼对沙丁鱼的疯狂追逐,也是对美味的贪婪,所以切莫贪婪;从沙丁鱼来看他的结果是逃脱危险,原因则是沙丁鱼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游到浅滩,所以要扬长避短;而从渔民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原因在于专业人士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请教。

2.价值认同。

利用因果分析法时,就要根据结果找原因,但是有时候我们在题目中并不能找到结果。如鲸鱼成群结队,向着一个目标行动,这里并没有结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实际,产生共鸣,进而得出道理,虽然题目中未有结果,但是我们都知道鲸鱼成群结队是为了合作捕猎,同样我们也需要团队协作。对故事中行为产生的价值认同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出道理。

哲理故事道理要从题干信息出发,由果推因,带入情境产生价值认同,进而发散思维。更多遴选备考经验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遴选!

更多推荐

中央遴选68分能够进面吗?成绩要到多少才能进面?

2023-11-06 16:00

公文写作技巧之应用文开头的写法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0-20 21:29

如何结合题干作答观点类题目_遴选备考经验

2023-05-11 19:14

近期开课 更多
考试日历
招考公告 人数 考试时间 详细公告
最新资讯
遴选考试网分站

在线
咨询

华图遴选
拼出一个未来
>加我微信< >随时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绑定手机号

返回

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返回

该手机已注册华图账号,请直接绑定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