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04
华图教育
在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袁家军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创造性地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 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以及到地方考察时,就美丽中国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新论述。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把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打造“八个高地”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结合新的实践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深刻把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概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处方位的新研判、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部署、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要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任务、关于开展生态环保督察的新举措、关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期望,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一、充分肯定2021年美丽浙江建设取得的成效
2021年,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加快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交出了一份生态和发展的高分报表。
坚决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一体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轮反馈问题按要求稳步扎实推进。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普惠度和群众满意度。高水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攻坚战,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优秀,全省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6.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面积占46.5%。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513公里,标准化运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6万个,“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实现8连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10年提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6年下降。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明确“6+1”重点任务。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整治高耗低效企业5479家,腾出用能216 万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0.8%。率先打造双碳数智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能耗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1635家重点企业碳账户,全面构建多层级多领域低(零)碳试点体系。
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我省应邀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作主旨报告,向全球展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首批在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行动,新发现野生维管植物100种,野生动物新种3个、新记录98个。推进《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全面建立五级林长制体系,率先实施八大水系及近岸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瓯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入选国家试点,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180公里。
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启动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212个,新增未来社区建设221个,改造老旧小区814个。建设11个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发布首批8个大花园示范县和16个“耀眼明珠”。
推进生态领域数字化改革。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融入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各方面,构建“1+5+N␍改革架构,成为全国唯一的“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省。开发上线“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系统,建立数字化问题发现整改闭环体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我们要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进一步提高标准,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二、我省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要求、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具体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融入到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过程各方面,从理念、思路、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系统性变革重塑,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积厚成势、放大优势,以美丽浙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成效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增色添彩,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二)目标路径
突出顶层设计,率先形成全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格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落实“三区三线”,打造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先行省,构建共富型自然资源政策体系。
突出高效降碳,率先推动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突出环境治理,率先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成果。制定实施“五水共治” 新“三五七”目标,使土壤、地下水环境稳中向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分。
突出生态修复,率先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快形成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
突出变革重塑,率先构建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体系。集成生态文明相关领 域数字化应用系统,推进生态数据资源实现多跨协同共享,增强生态文明治理 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推进环境准入制度改革, 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智治、法治、共治跃迁。
突出责任落实,率先健全完善督察整改常态长效机制。以“七张问题清单” 为抓手,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建立源头自动发 现、常态长效管控、企业主体和基层监管责任落实及主动履职等机制,高标准 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的整改落 实,开展好省委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加快形成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多发复发问 题“画像”,推动“整改一个问题、固化一项机制、治理一片领域”。
(三)重点任务
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五治”攻坚战。坚持全过程防控、全地域保护、全形态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一要深入打好“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保卫战。提档升级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组织涉水领域大排查大整治,以杭州湾为主战场,开展“排口治污、岸滩治乱、海域治违”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岸滩和海域环境质量。二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强重点污染因子协同治理,持续推进能源、产业和运输三大结构调整,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和露天焚烧、道路扬尘管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三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快构建土壤污染“防控治”体系,组织20个县(市、区)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源解析”,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分类推进国考点位水质巩固提升,组织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扩散管控试点,指导丽水市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四要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完善固废利用处置和收运体系,启动危险废物“趋零填埋”攻坚,统筹布局建设大宗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推进一般工业固废专业收运体系建设。五要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推行科学使用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探索海洋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新模式,做好塑料垃圾的源头管控和入海防控,以数字化手段对渔船塑料垃圾进行量化分析,提高回收、利用和处置效率,建立信用平台,强化执法,努力辐射省内外乃至国际航线,用法治力量推进监测监管和系统治理。加强产品购销使用环节监督,开展绿色商场建设,强化塑料替代产品的培育和推广。
扎实推进降碳攻坚战。围绕“双碳”目标,推进全过程控碳,确保“双碳” 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要完善“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制定全省碳达峰实施方 案,开展达峰行动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建立健全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体系,编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二 要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推进煤炭 有序替代和转型。深入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深化“亩均 论英雄”改革,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抢抓低碳科技变革风口。围绕可 再生能源、储能等,组织实施好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持 续推进“双碳”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 体系,提升“双碳”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四要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引领示范。加 快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海洋“蓝碳”、林业 碳汇、碳排放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创新绿色生产和消费管理机制,
继续大力推进多层级多领域低(零)碳试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
加快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高质量 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域美丽大花园。一要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均等化建设。以建设 现代宜居的美丽城市,塑造富有活力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为目标,联动推进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二要扩面提质推进大花园建设。以大花园核心区、示范县、“耀眼明珠”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设为载体,进一 步优化大花园建设省域空间布局。三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生活 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
打造更多生态富民惠民成果。大力培育壮大特色生态产业,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一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常态化GEP核算和考核制度,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纵向、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二要完善绿色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协作机制,推进两批5 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试点,有序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支持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林下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打造“一亩山万元钱”共同富裕创新样板。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康养运动等特色产业,开展自然保护地内原住民特许经营。三要保障优质服务供给。优先保障国家和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及民生、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扩面,稳步推广实施机动车环保免检改革。
大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性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各项任务落地落细,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内生机制,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新路子。一要确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参照系。按照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确立的目标体系,结合我省实际,从生物系统保护、物种保护、遗传资源保护3个层面,标定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时间节点、找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驱动因素,推动各地抓紧开展县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开展湿地草地调查监测,汇编全省生物资源编目数据库,及时调整公布全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二要一体化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三区三线”,提升国家公园创建水平,开展省重要湿地生态补偿,严格落实林长制,严格落实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提高绿化面积目标指标,推进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乡村全 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三要加强生物物种监测 和救助保护。加大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极小种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 地的保护力度,实施朱鹮、华南梅花鹿、百山祖冷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 救性保护行动,加强候鸟迁徙路线保护,落实八大水系统一禁渔制度,科学开 展增殖放流。依法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偷猎捕猎、滥垦滥采、违规贩卖、非法 加工利用及各种非法利用和破坏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等违法行为。四要推动生物 遗传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开展全面摸排工作,摸清我省生物遗传资源家底, 持续加大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力度。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基础研究工作,为优质 新品种提供丰富遗传材料,为疾病防治前沿研究、新药物与疫苗开发提供丰富 基因资源。启动实施全省林草、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加大种质资源库建设力 度。进一步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有序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打好种业翻身仗。在全省建设一批省级生物多样性 体验地,培育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科普研学旅游、亲子研学旅游产品。五要着 力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技能培训、跟踪检查、定 期报告等工作制度,统筹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重大问题,全面开展外来入侵 物种普查,加强生物安全风险测报防治,快速感知生物安全风险,强化口岸防 控和检验检疫,及时定期动态控制和有效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主要 外来入侵物种。六要健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法规体系。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修编,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性协调机制, 健全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等领域法规政策, 建立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省域层 面形成系统完整的综合性法规政策。
2022-08-04 23:58
2021-01-20 09:17
2020-11-10 21:20
在线
咨询
微信
咨询
报考
咨询
课程
咨询
返回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