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遴选备考 > 文章赏析 > 备考详情

让科学素养成为大国公民标配_遴选笔试备考

2022

12/15

20:50

来源

华图教育

科学素质是公民应当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拥有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具体表现,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充盈,人们科学素养有所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加强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仍然十分重要。

科学精神是对科学展现出的一种态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为其根本内涵,表现为脚踏实地、敢于怀疑、勇于批判,不迷信、不盲从。科学知识是经过反复证明、多次试验且正确的现象与理论,它能指导生产与实践。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就如同表与里的关系,科学精神侧重内在沉淀,然后由内向外,进行探索发现;科学知识侧重外界接收,而后由外向内进行运用创造。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不可分离。在互联网飞速传输、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由于获取科学知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人们的科学精神较为缺乏,所以,培养科学精神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当务之急。

拥有科学精神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先决条件。纵观西方科学发展史,“日心说”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人类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标志着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等等。这一系列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哥白尼、达尔文、居里夫人等人的付出与开拓。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坚持不懈、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才有了一项项重大科学硕果,才使得人类认识世界的领域得以步步拓展。因此,科学精神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培养科学精神固然重要,普及科学知识也不可忽视。从日本爆发核事故后我国出现所谓的“盐慌”到网上出现不实却博人眼球的言论得到大量转发,都暴露了公民科学知识匮乏、理性辨别能力缺乏的顽疾,这说明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能够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不单单能够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辨析力,而且还能够培养自主创新力。当下我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发明的结果。因此,由科学知识转化而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赫尔岑说:“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绝不会得到丰收的。”这说明要让科学起作用,就必须播种,付出努力。加强民众科学素养,释放全民创新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国!

更多推荐

让党旗永远在祖国发展建设第一线飘扬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14 19:15

湖北省直遴选考试科目有哪几科,湖北省直遴选如何复习?

2022-09-27 14:23

【湖北遴选政策理论】湖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解读

2021-03-08 12:56

近期开课 更多
考试日历
招考公告 人数 考试时间 详细公告
最新资讯
遴选考试网分站

在线
咨询

华图遴选
拼出一个未来
>加我微信< >随时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绑定手机号

返回

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返回

该手机已注册华图账号,请直接绑定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