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遴选备考 > 文章赏析 > 备考详情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_遴选笔试备考

2022

09/14

23:48

来源

华图教育

从国内独具特色的“中国式XX”,到各旅游景点针对中国人的“中国人,请便后冲水”等标识;从遍及各个旅游景点的“XX到此一游”,到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从青年人对文化经典的嘲讽,到文化素养、艺术礼节的缺失……这无疑不说明现今国人对权力边界的认识不足,缺乏公共意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失落。每个人的规矩、礼仪,体现的是个人的修养,民族的自信,甚至是国家的形象。因此,只有人人相善其群,才能真正做到涵养公共意识。

涵养公共意识是展现现代文明的重要要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丰富的传统文化仍沿袭至今,但在古代文明中,有精华已有糟粕,现代文明就是在古代文明的基础上进行了再一次的改进,然而与古代文明相比,现代文明对人们有一定的约束性,在现在社会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去做的。例如现今中国正在进行“城镇化”改革,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国家改革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希望实现农民“市民化”,因为农民生活更加的自由自在,无法接受城市中的条条框框,这恰巧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之一。因此,人人涵养公共意识,就能够改变传统中的糟粕,展现中国作为大国的先进文明。

涵养公共意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等俗语的流传,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规矩、制度的重要性,但是现今中国却缺乏社会秩序。近几年频频被报道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排队”等都说明了国人对于社会秩序的不重视。一个缺乏社会秩序的国家,可以看出其监督管理都是存在问题的,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社会的稳定和谐,甚至是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一个稳定社会秩序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需要每个人做的就是个人公共意识的建立,所以涵养公共意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

涵养公共意识是重塑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的春晚不断被人们所诟病,缺乏创新力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我国文化氛围的稀薄,人们不尊重文化,甚至是拿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进行娱乐、嘲弄。2015年微博流行的“李白很忙”、“杜甫很忙”的漫画,其实就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娱乐,同时还有影院中吵闹声,音乐会上“适时”的掌声,都是人们缺乏对文化的尊重,不懂得对文化的敬畏,缺乏文化礼仪、礼节的行为。因此,涵养公共意识,也是培养文化素质,重塑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可见公共意识对于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重要性,好的公共意识能够展现现代文明、维持社会秩序、重塑文化氛围,这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学校、政府的共同参与。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答题跑题了怎么办?

2024-03-29 16:39

2024福建遴选公务员考题分析

2024-01-10 16:07

【遴选备考】在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03-03 13:55

近期开课 更多
考试日历
招考公告 人数 考试时间 详细公告
最新资讯
遴选考试网分站

在线
咨询

华图遴选
拼出一个未来
>加我微信< >随时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绑定手机号

返回

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返回

该手机已注册华图账号,请直接绑定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