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遴选备考 > 文章赏析 > 备考详情

引导公民理性思考 培育理性社会文化_遴选笔试备考

2022

08/19

16:48

来源

华图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显,各种思潮泛滥,部分国民的情绪表达、处事方式比较“任性”:互联网上充斥着偏激言论,维权路上散发着火药味儿,“冲动像魔鬼”把它的爪牙伸向更多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犹如一剂良药,对症当下社会心态问题。

培育辩证思维,引导公民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皆有两面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片面。孔子提倡“中庸”,“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辩证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分为二”,也是儒家所谓的“守中为上”。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表现之一就是“看问题极端”。看到80后当县长,有的人第一反应是“有后台”;听到留学生车祸身亡,有的人贴上标签“富二代”。这些人没有时间去分析年轻才俊的出色政绩,也没有精力去表达对逝去同胞的同情。这种偏激思维是理性思考的大敌,需要辩证思维的拯救。培育辩证思维,公民才能理性表达个人观点,才能理性参与公共生活。

培育规则意识,引导公民理性思考。规则意识是对法律、制度、规章、规矩的思想自觉。规则意识强的人,在认识上认可规则的合理性,在行动上维护规则的权威性,凡事必按规矩行事。然而,总有一些人视规矩为无物:无论红灯绿灯,凑一拨人便可过马路;不管队伍多长,排队加塞只图自己方便。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他们缺乏公共意识,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之心。管住这些人的“任性”必须培育规则意识,在完善立法的同时加强普法宣传,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民风。

培育阳光心态,引导公民理性思考。阳光心态,顾名思义是一种积极心态,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积极的一面思考,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随时随地传递正能量,绝不传递负能量。阳光心态的对立面不是阴暗心理,而是喜欢抱怨、悲观消极、容易被负能量感染,其本质是人的思想和言行不够成熟、不够理性。培育阳光心态,就要加大正面宣传,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惠民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公众的合理预期,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毫无必要的攀比,让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内心阳光、充满正能量。

一个人的“任性”是个人性格问题,许多人的“任性”便是社会心态问题。培育公民的辩证思维、规则意识和阳光心态,才能使公民理性思考,使社会心态平和,才能滋养国民德性、提升公共生活品质。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华春莹——温柔中尽显力量

2024-03-18 17:50

【时政热文】“让农民挑上‘金扁担’”(人民情怀)

2024-01-19 15:55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近期开课 更多
考试日历
招考公告 人数 考试时间 详细公告
最新资讯
遴选考试网分站

在线
咨询

华图遴选
拼出一个未来
>加我微信< >随时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绑定手机号

返回

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返回

该手机已注册华图账号,请直接绑定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