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遴选备考 > 文章赏析 >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多轨并行 振兴乡村

2020

12/04

17:19

来源

华图教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的智慧传承千古,为世人展现出乡村的魅力。而如今,乡村成为闭塞、凋零的代名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空心化……诸多问题频现。因而,在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以乡村发展的潜力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乡村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全面小康的实现。

农业管理智能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这突显出其 重要性。其中,农业居首。以往农业的丰收与否,取决于天气,而今,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常年供应,“靠天吃饭”在很多地方成为历史。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乡村旅游成为热点,生态农业成为现实,这一切都归功于科技的进步。温室大棚种植、手机控制、绿色防控……“互联网+农业”让农业管理更加智能,这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与科技的融合,走智能化、专业化、现代化之路。

农村治理科学化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城镇化轰轰烈烈的同时,“城乡一样化”的误区也不断加深。一些地方政府将“城乡一体化”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城乡一样化”,大肆拆除乡村建筑,实行统一化、标准化的建设,导致不少乡村失去特色,乡土气息荡然无存。如若不加制止,那么乡村将会成为历史,乡愁无处安放,文明的根基也将倒塌。正因如此,中央将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中之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政策上的支持助推农业的发展繁荣。可以说,乡村的发展有赖于治理的科学有效,政策的保障。

农村社会文明化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一直以来,“脏乱差”成为农村的标签。但作为文明的根基,农村的发展进步不容忽视。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农村的文化基因逐渐活跃;舞龙舞狮、窗花剪纸、戏曲秧歌等传统技艺的传承,让农民的业余生活逐渐丰富;人才引进与培养,“输血”与“造血”并行,让农村的文化发展逐渐有力。如今的农村不再是以往“被嫌弃”的角色,变成“香饽饽”,这无不归功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这样的政策,让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乡村的文明程度也随之不断得到提升。

更多推荐

中央遴选考试科目有哪些?有哪些题型?

2023-10-04 19:18

【遴选备考】在全市计生协改革工作座谈会山的讲话

2021-01-31 00:39

【遴选范文赏析】保护动物福利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2020-12-11 09:41

近期开课 更多
考试日历
招考公告 人数 考试时间 详细公告
最新资讯
遴选考试网分站

在线
咨询

华图遴选
拼出一个未来
>加我微信< >随时咨询<
微信扫一扫

返回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绑定手机号

返回

请设置密码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返回

该手机已注册华图账号,请直接绑定

设置密码后可以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