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5:59
华图教育
一.【背景材料】
为提高公共建筑能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发改委于2014年底联合发布《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限额管理暂行办法》(京建发[2014]17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实施3000m2以上公共建筑用电限额管理。一般来说,公共建筑用电定额管理就是每年给公共建筑设置一条红线(即定额)。如果实际用电量超过红线,就要进行能源审计,找出用电量不合理的原因,进行节能改造,在保证电流舒适度的前提下,节能降耗,提高能效。截至目前,全市管理建筑11258栋(总面积1.47亿平方米,占全市公共建筑面积的47%),全年用电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用电定额管理的深入,原有措施的推广和实施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原方法只给出了以2011年为基准年的2014年和2015年的用电限额,后续年份的用电限额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和与时俱进;二是原考核方式受条件限制,只进行用电定额考核。实际上能耗管理应该包括电、气、热等各种能源形式。从完善未来能耗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要完善能耗定额考核;第三,优化商业环境对简化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线下填报和文字报送会增加沟通成本和时间,增加企业负担。
为解决上述问题,优化政府服务,进一步推进全市公共建筑用电定额管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发改委、市城管委、市机关管理局等部门,修订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
你对新颁布的《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限额管理暂行办法》了解多少?接下来,让我们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
二、【解读与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限额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亮点。
第一,科学制定用电限额。新办法规定,年用电量限额按照前五年的历史用电量计算,同类型建筑的平均水平为上限。也就是说,在不超过同类型建筑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可以动态调整计算用电定额的历史年份。
第二,是改进考核办法,新办法参照全市同类型建筑能耗指标,确定公共建筑能耗限值,并纳入考核标准。不合格建筑的判定标准是年实际用电量超过用电限额20%,超过能耗限额20%。
第三,为提高信息沟通效率,新办法规定,信息收集和变更方式统一调整为在线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层面的审计效率,还可以方便企业报送材料。
2023-03-02 19:21
2022-07-28 09:39
2021-01-31 00:39
在线
咨询
微信
咨询
报考
咨询
课程
咨询
返回
返回
返回